作為中國傳統的溫室大棚,蔬菜產區,山東濰坊首屈一指,下面的幾個縣市包括壽光、青州、昌樂等都是種植溫室大棚蔬菜的大縣。今天這篇文章將為大家重點介紹一下溫室大棚尖椒這個品種的種植管理模式。
濰坊青州是蔬菜尖椒的一個核心產區,反季節大棚尖椒的種植產地就在這里。在青州往往一個100米的溫室大棚一次性采摘接近4000斤左右。在陰歷春節左右的辣椒價格往往是比較貴的,去年同期價格達到了每斤5塊錢左右。大家可以算一下,這樣一個100米的溫室大棚,一查辣椒就可以收入接近2萬元。這是在種植辣椒這么多年,第一次遇到門椒價格這么貴的情況。即使今年受到疫情這么嚴重的影響,辣椒同期的價格也不低于每斤三塊錢,在前期好的時候能到達每斤4塊錢。產量沒有降低,我相比較去年來說是降低了一點,但是即使這個價格,很多菜農朋友也是十分賣錢的。
溫室大棚辣椒,它的栽培時間往往是在11月份中旬。一般定植以后,在70天左右就可以采摘。一個100米的溫室大棚需要種植辣椒接近4000棵左右。如今在青州這個溫室大棚尖椒的核心產區選擇的辣椒品種是驍龍18,這是兩季大棚種植辣椒品種的首選。在種植模式上除了兩季以外還有一季的種植模式,即:溫室大棚尖椒從8月份開始定植,一直采摘到第2年的6月底。對于這種種植模式,它的種植辣椒品種也不一樣,一季的辣椒種植模式一般選擇3170辣椒品種。這兩個品種各有不同也各有優勢。
在辣椒苗定植栽培上,一般溫室大棚辣椒栽植的株間距是在40~45公分左右。不要太密,也不要太寬。同時基肥一定要施足,我們這邊兒很多菜農對于基肥的首選是稻殼糞,還有腐熟好的雞糞,再加上一些商品有機肥。生存從降低成本的考慮來說,使用稻殼分還有積分的成本相對來說低一些,如果全部使用商品有機肥加生物菌肥,再加一些氮、磷、鉀這種模式的話,成本相對高一些,但是從效果上來講后者效果最佳,產量最高。關鍵的一點因素就是富士大棚它是一個密閉的空間,隨著種植時間的增長區域內的土壤,常見的一些問題,比如說鹽漬化,還有土壤板結這些問題,對于種植在其上的辣椒作物十分有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在產量方面還有病蟲害的防治上。
因此在溫室大棚種植過程當中,種植完一年無論是一季兒的種植模式還是兩季兒的種植模式,一個生長周期以后一定要進行深翻土壤要翻半米左右,同時利用夏天伏天高溫的天氣,殺滅土壤當中的病原菌,進行高溫悶棚。在悶棚結束以后要及時的補充菌肥,尤其是有益的生物菌群,土壤當中有益生物菌元素增多,對于土壤的改良是具有非常明顯的作用,近些年發現種植溫室大棚辣椒在產量上最明顯的影響就是肥料,而肥料當中最關鍵的就是生物菌肥好的有機肥,所以說選擇肥料最為關鍵,選擇好的肥料用科學的施肥技術,對溫室大棚辣椒的產量提高最為關鍵。
綜合上述分析,要想種好溫室大棚尖椒最關鍵的因素是如何選擇好的肥料以及在使用肥料技術上一定要掌握全面。這如此溫室大棚辣椒才能夠提高產量,在賣價相同的前提下,才能提高溫室大棚建筑的種植收益。